|
分班政策 目的
- 校方將能力和興趣相近的同級學生,安排在合適的班別,以達致因材施教的目的。
初中分班
- 初中課程的目的在於為中一至中三同學提供普及教育,因此,同級學生須修讀相同的必修課程。的必修課程。
- 升讀中一的學生將按照中一入學前香港學科測驗的總成績作為編班主要依據,成績最好入 D 班,其次入 C 班,餘此類推。另外,亦會考慮男女比例問題。
- 隨著學生升讀中二及中三,學生能力的差異變得明顯。編班時,會考慮學生的平均分和每班的男女比例。成績最好入 D 班,其次入 C 班,餘此類推。
- 兄弟姊妹不會编在一班,以免在日常學習上互相依賴。
- 考慮訓輔组提供的意見,剖份同學不會编在同一班以避免發生行為或學習問題。
- 留级生不會集中编在同一班。
高中分班
- 高中課程的目的在於提供中四至中六同學較專門的學習,因此,高中各班設有不同的課程組合和選修科目。
- 中四分為 A 至 E 五班,每班人數約為 30 人,盡量將總成績及主科能力相近的同學編入同一班,減少班內的學習差異,以達致因材施教的目標。
- 計算各升級同學的中三全年總名次的百分位數(撇除音樂、體育、家政、宗教及普通話科)及中文、英文及數學科的中三全年總名次的百分位數,再按下表所列準則編班。
|
4A |
4B |
4C |
4D |
4E |
總名次 |
首 20% |
首 40% |
首 65% |
首 80% |
首 100% |
中文 |
首 35% |
首 50% |
首 75% |
首 90% |
首 100% |
英文 |
首 35% |
首 50% |
首 75% |
首 90% |
首 100% |
數學 |
首 35% |
首 50% |
首 75% |
首 90% |
首 100% |
- 如果符合編入 A 班的同學人數超額,不能入讀 A 班的同學會被考慮編入 B 班,餘此類推。
中四分科準則:
- 學生可根據自己的性格取向(aptitude)、興趣 和 能力,在各選科組(X1、X2)中,按選修科目的優先次序,填寫選修科目意願調查表。另外,亦須考慮是否修讀數學延伸部份(M1 或 M2)。修讀數學延伸部份 (M1或M2)的同學,數學成績必須優異。
- 至於編排修讀選修科的方法,亦以學生志願為首要原則,其次參考學生有關科目的總名次,再其次參考中三總名次,以製定修讀該科之先後順序。若有太多學生選擇同一志願而超出該科修讀人數上限時,成績較佳者將獲優先考慮,而未能編入修讀首志願的學生,其第二和較低志願將被考慮。
- 凡於 X1 選讀應用學習或被編入E班的同學,都會在 X1 上課時段修讀中文、英文、數學及通識教育增潤課程,加強核心科目的成績。當同學升讀中五時,會轉為修讀應用學習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