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 公民與社會發展科/通識教育科預期學生透過本科的學習,學生能夠:
  • 探究與自身、社會、國家、人類世界及物質環境有影響的當代議題,從而發展建構知識的能力,以達到:
    1. 了解在不同的挑戰和機遇下,青少年的個人成長過程和人際關係;
    2. 評鑑香港生活中有關個人、社群和政府的權利和義務的不同方面;
    3. 評估改革開放對現代中國社會和中華文化的發展的影響;
    4. 認識全球化及對人類的影響,以及人們對全球化回應;
    5. 了解人們如何理解公共衛生,並根據相關的科學知識和證據作出決定;
    6. 分析在能源資源及可持續發展方面,科學與科技如何與環境產生互動
  • 了解個人、社會、國家和全球議題的相互關聯,以及自然環境與社會的互相倚賴,並據此評估人類關注的不同議題
  • 反思自己的多元身份、價值系統和世界觀的發展,尤其是有關個人經歷、社會文化境況,以及科學、科技和全球化發展所帶來的各種影響
  • 識別對個人和社會議題的不同意見背後的價值取向,並在個人和社會層面的議題和問題上,運用明辨性思維能力、創造力,和從多角度考慮作出判斷和決定
  • 清楚表達自己的論據,並以尊重證據、開放和寬容的態度來看待其他人所持的意見和價值觀
  • 發展探究式學習的能力,包括自我管理能力、解決問題能力、溝通能力、資訊處理能力、運用資訊及通訊科技能力
  • 自發地進行自主學習,包括訂立目標、制訂和執行計畫、解決問題、分析數據、作出結論、匯報以及評鑑等過程
  • 顯示對本身所屬文化、其他文化以及理解普世性價值的欣賞,並願意成為盡責認真的公民
教學特色
  • 為了裝備學生迎接二十一世紀的挑戰,本科首要幫助學生成為有識見、富責任感的公民,為全人類的福祉作出承擔
  • 本科除配合課程發展處所提倡的價值觀和態度外,亦切合學生的需要,並配合學校的辦學宗旨,透過不同的主題,培養學生優良品德
  • 各級課題配合當時學生的需要和發展,主要涵蓋各種與學生日常生活(生活事件)及培養學生價值觀有關的教育範疇,使他們能以積極的態度面對社會上不同的觀點及價值觀
  • 本科著重同學間和師生間的交流,更著重同學的反思。老師會因應情況和主題,以多元化的形式授課,如文章閱讀、短片瀏覽、個案研討等。所有教材均由老師悉心設計和預備,增加課堂的互動性和教學效能
  • 在課堂上加強國民及公民教育元素,強化學生國民及公民身份的認同,並透過升旗禮、國內文化察之旅、國情教育周會和國民教育課程等,加深學生對祖國的認識和培養他們愛國的情懷